《喚醒你心中的大師》 找尋我不知道是否隱藏在心裡的力量
忘了在那個廣播節目中聽到主持人推薦這本《喚醒你心中的大師》。作者是羅伯.葛林(Robert Greene),一個專注研究人性、權力並著有相關書藉的暢銷作家,其成名作是另一本叫做《權力世界的叢林法則》(The 48 Laws of Power),據說在全球銷售逾一百二十萬冊,同樣也曾經受到紐約時報推薦。印象中我也有拜讀過這本置重點在教導我們如何脫離受到情緒的控制,專精於自我掌握,培養洞悉力及同理心的專書,不過今天還是先來聊聊喚醒你心中的大師這本書吧。
本書介紹古今中外48個大名鼎鼎的傑出人物生平,其中隨便哪一個單獨拉出來都可以再寫成一本書,是不是很值得期待知道他們有哪些共同點?又有什麼可供我們借鑒的地方呢?看了之後我覺得故事性是有的,偉人們成功的歷程確實很勵志。但我主要是想知道成功人士到底是怎麼管理時間的,譬如我難得因這兩天颱風而有些空閒時間,而事實上也還真的只有可憐的一點點,整個五六日完全屬於自已可以運用的加起來應該不到二個小時。
我很想知道為什麼離開了職場的生活反而過得更慌張、忙碌,是因為有一個未滿足歲的小寶寶嗎?我努力想面面俱到,但時間確被分割成碎片,而且塞滿連綿不決的諸如泡奶、換尿布、陪玩、哄睡等不斷循環的寶寶行程。所以當我翻開這本書的時候,心裡面第一個浮現的想法是,這些大師的家庭生活不知道有沒有被描寫進去,有沒有可以讓我仿效的地方,然後讓我在盡完這個階段應盡的義務之後,還能有時間找到興趣並且成為大師。
結論是沒有,至少在我目前看到約3分之2的內容裡面沒有、回頭看了看書標裡面說這「內含著48位歷代大師的崛起歷程,他們專精的領域遍及音樂、舞蹈、運動、拳擊、科學、文學等,任何人~~(我想不包含奶爸)~~一定可以從中找到人生導師及適用策略」。我頓時了然,裡面說了沒有收錄專精領域是家庭的大師,或是從家庭走出來的大師,當然找不到對應的人生導師及適用策略。怎麼說呢,有點失望,有點失望...只能期待下一本書會更好囉。
《喚醒你心中的大師》 成功果然無法複製
已經看出來這其實是一篇抱怨文嗎,哈。不過書裡面有一句話是真的有打動我-「人到中年,往往會向消耗心力的生活焦慮低頭,這或許就是不快樂的根源,因為與自已的本色,獨一無二之處失聯了,因此要重新探索內心,重新認識自已,接下來的道路才會再逐漸清晰」。
但是靜下來想了想,如果牽涉到「心」,那也只能取決於自已。所以大凡心理專家都推薦向內歸因,也就是有任何問題都往自已身上找答案就對了。找得到代表跟自已對話有效;找不到,那也只怪對自已認識不夠深刻,專家跟書都不過是一個工具、一具指南針,沒辦法直接給答案的。
至於書裡面的大師人生歷程就留給邦友們自已去看,我就不轉述了,個個人生都是跌宕起伏、波瀾壯闊,大家成功的都很有道理。看到現在我就感覺所謂大師大抵是自帶著與生俱來的天賦,就像金子終究會發光。而這世界絕大部分的人則似乎只為了要適應環境就耗費所有心力、最後只能學著接受自已的平凡,這樣或許才是獲得心靈平靜最快的捷徑,邦友你們說呢?突然想到我們中國的大師孔子也說:「四十而不惑」,我這個年紀才開始想問問題似乎真的是慢了啊orz
後記
這二天造訪台灣的中度颱風叫做軒嵐諾,為北部帶來豐沛水氣,大量降雨讓原本即將拉警報的水情舒緩了不少,真該感謝這場及時雨。而看著外頭風雨交加,各大賣場人潮洶湧搶備物質,我卻睡衣睡褲拿著咖啡,更衷心感謝這個颱風讓我有一點時間可以宅在家悠閒地看看書、吐吐苦水。話說前天林口下午1點左右,我看到家樂福結帳人龍幾乎都快回堵到入口處了,而手上只有提串香蕉的我見此驚人場景果斷放棄了結帳的念頭,因為真正的育兒大師如我應該不會做出排隊這種不優雅又浪費時間的舉動吧XD。我們下一篇文章見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