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結論:「如果當下還沒找到人生目標,那就先簽下去當志願役吧」。
這個系列寫了三篇,結論:如果人生暫時沒有目標,尤其是有著服兵役義務的男性,先從軍或許是一個不浪費黃金歲月的決定。畢竟今(2024)年開始義務兵役又從四個月恢復到一年(新聞連結),訓練強度也將提升。這種情況下,簽下去當志願役不僅能被授予更高的官階、責任和薪水、相較義務役也能看到更完整、更全面的軍中面貌。
至於什麼可以稱為人生目標?又怎麼確定自已的人生目標?這個部分很大程度要個人撫心自問,有機會我可以從我的視角出發來詮釋看看,但每個人都應該選擇先自我檢視。今天我們先單純聊聊從軍這個選擇跟一般工作有何優劣。
去年算是我的Gap year,雖然沒有經濟上的壓力,但是我很認真地面試了幾間有興趣的公司。發現即使憑藉著還過得去的口條與外在表現、也提前在網路上做好了面試準備並努力展現自己對工作的熱忱與野心,在北部新鮮人起薪就是難以突破三萬五。
對沒有前置技能或工作經驗的青年或是像我一樣轉換跑道的行業準新鮮人來說,網路上有大把例子可以佐證「起薪低」這件事,譬如隨手找1111人力銀行這裡。對在雙北市起步的年輕人,若家裡沒有奧援,這樣的薪水只怕連維持生活都有點吃力。我想了想一般北漂年輕人基本花費諸如:
- 租房:套房約10000元
- 三餐:一天概算300;月/9000元
- 交通:機車油錢含停車費概算2000元
- 通信:空機分攤或綁約1000/月
- 衣著:含個人衛生用品2000/月
已有人生目標或規劃則應該踏實築夢
- 相對優渥的薪資收入(依階級從二兵3.5萬、下士4萬、少尉5萬)。對照民間,新鮮人可以保障薪資每月5號穩定入袋,不必受慣老闆威脅與承受不必要風險。
- 提供住宿(軍隊依政策逐步改為4人或2人房,揚棄以往大通舖形式)。即使休假也可以選擇在營放假,省下住宿支出。
- 提供三餐(現行規定非常注重營養均衡與熱食,部分單位甚至配置營養員)。美味與否看個人口味,但確實能節省餐費。
- 提供軍隊自有進修途徑(效果見仁見智,但拿文憑確實能夠不用錢,有本事也能一路念到博士)。學習這種事是「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只能說營內自我進修成長確實是有餘裕的,但能把握多少,又能走到什麼高度還是看個人。
至於從軍的缺點也是鮮而易見,寫了這三篇文章,想必大家會認為我就是一個完全支持入營服役的人。事實上,我只是鼓勵在某種狀況下、同時也有意識到要能夠選擇夠好的單位時(或儘量明白這是一個終極目標),則當志願役確實是一個能夠改變人生、甚至跨越社會階層的決定。否則部隊其實完全如一般人所知充滿著各式各樣的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也許會有人問什麼是形式主義呢?舉例來說,軍中小到服裝儀容檢查、大到高價精密的武器使用或保養都必須填製表格以明責任,然而不論內容是否如實如質,至少包裝著它的必須是精美地、統一樣式的文件夾,而且文件夾的數量越多越好,數大便是美在軍隊是無上圭臬。那什麼是官僚主義呢?就是軍中官階階層分明,官小的總是畏首畏尾、不敢或不能承擔責任,而官越大則往往已經遠離基層,決策或指示很常脫離現實。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在很多部隊是一體兩面,甚至互相循環加強。
再舉個例子,俗話說人命關天,國防部也知道在這種與外界大部隔離且封閉的環境中,同仁們很容易產生自傷的念頭。所以國軍設置了很多人員、措施來防範這些情事發生,然而往往淪溈官樣文章,甚至這些業務反過來加重單位同仁的負擔,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很多人不曉得每個國軍弟兄除了每周要寫心情札記敘述自已一周的感想外,還要填註所謂的心情溫度計,用每個細緻入微的加減分項目來為自已的情神狀態打分數,好讓單位的政戰人員可以辨識出高危人員。至於這樣的作為有沒有實際效果,想知道細節的朋友可以參考這篇觀察者的中肯報導:請點此。
結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