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慈》探索人性的美好本質

引言

好一陣子沒寫讀書心得,但《人慈》這本書真的是一部非常引人入勝的作品,挑戰了許多關於人性而被廣泛接受的理論和故事,通常這些理論和故事都引導讀者去相信人性本惡。但人慈作者,這一位來自荷蘭的歷史學者羅格.布雷格曼(Rutger Bregman)通過廣泛但堅實的事實查核和深入研究,揭露了世界遠比我們想像中更美好,並強調真正的威脅其實是我們自己的悲觀主義。不論你之前有沒有聽過這些像是復活節島自我毀滅的故事或旁觀者效應等理論,都應該先讀這一本。相信瓜瓜哥,這會是你2024年最值得的一筆時間投資。

解構廣泛接受的理論

作者運用豐富的數據、資料與二次訪談或複查來揭穿許多廣泛接受的理論或故事並非原貌,揭示它們往往是以迎合大眾為前提,讓作者或研究者本於對人性「惡的想像」而得出的扭曲結論。例如,作者對有關太平洋上復活節島社會崩潰的原因乃係自私人性導致資源枯竭;以及斯坦福監獄實驗有關人們具有濫用權力傾向的普遍信念提出質疑,而附於篇末足足約佔了全書約六分之一的參考文獻與資料來源為本書作者的立論提供了強而有力的證據,我們確實在不知不覺間被資本主義的基礎理論「人性是自私的」與「人性本惡」綁架了。

想想看在此之前我們是怎麼認知現代社會,亞當斯學說主張「看不見的手」,即人會因出於單純的利己動機而結果卻意外地造成了有益於全體社會的後果;同時幾乎每個企業都信奉必須藉由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制度才能扼止員工偷懶和怠惰。而作者說:這些全部都不是事實!!

 

正面期望的力量

這本書讓我了解到,人類天生就能合作並互相模仿的,同時遵循互惠公平原則(某種情境下我們可以接受些微的不公平,譬如接受上級或能力強的同事領比我們高的薪水,但對同工不同酬則深惡痛絕)。這種理解帶來了一個啟示,即我們對他人的期望可以極大地影響他們對我們的行為。如果我們對他人抱有良好和積極的期望,他們很可能會以同樣的方式回應。相反,表現出負面的情緒,如仇恨、嫉妒和貪婪,可能也會對他人的行為產生負面影響。只要有足夠的內在誘因,人不需要被監督、被考核也能做好份內的事。像書中提到的以內在動機作為員工動力,而非績效考核的荷蘭照護服務業者喬斯、德、勃洛克(Jos de Blok),其深入人性的運營模式有關新聞連結請點此

「安慰劑效應」、「旁觀者效應」及其他見解

書中還有提到的許多關鍵觀點,譬如信仰(或信念)的力量。作者討論了「安慰劑效應」,展示了信仰或信念如何甚至能影響我們的生理狀態。只要醫生出口保證,絕大部分的患者服用真實葯物和葡萄糖水的療效幾乎一樣。而「旁觀者效應」本質並非旁觀者愈多而愈容易造成見死不求的情況。甚至完全相反,真實世界中大家都能為他人的災難貢獻出自已的最大能力。總之這本書充滿了來自各個領域的例子來破解長久以來的謬思。限於個人思維邊界有限,難免掛一漏萬,推薦一個對本書解析更加精鍊的部落客,如果意猶未盡的話可以移駕該處,請點此

總結

我覺得《人慈》是一本應該放在每個人家中書架上的書,不僅因為它對人性的深刻啟示,還因為它樂觀和積極的世界觀。它提醒我們,這個世界比我們想像的要美好得多,真正的威脅是我們的悲觀主義。這本書激勵我們對他人抱有積極的期望,並向我們展示,我們的信仰不僅可以影響他人的行為,甚至還能影響我們自己的生理狀態。如果我們相信人性本善(人性也確實向善),那麼愈多人相信,世界自然就會朝更美好的方向前進。 回想一下,人類從遠古時期就是靠著「互相合作」,才能從蠻荒大地之中而一躍成為萬物之長。在資訊更加流動、社會更加富足的此時此刻,我們還有什麼理由去彼此懷疑、互相傷害呢!最後提供一個關於復活節島許多錯誤訊息被廣為傳播的例子-老高的影片連結,有興趣的人可以與本書對照著看。

Ps.話說老高也不止一次自承他只是一個說故事的人,他的作品也是出於博取眼球的考量,並未保證真實無誤,所以本小格只是出於舉例而沒有撻伐之意喔。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超熟哈密瓜 的頭像
    超熟哈密瓜

    超熟哈密瓜育兒玩樂天地

    超熟哈密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